垃圾徵費|謝展寰:或考慮按大廈收費 環境局急澄清只是介紹外地徵費方式無傾向性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2 21:51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2 23:45

分享:

分享:
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。(資料圖片)
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(2日)接受訪問時表示,垃圾徵費此種達致污者自付的工具仍有其必要性,又指會研究優化政策,提到香港原計劃逐戶按袋收費的做法似乎沒有其他地方採用,舉例台北的做法是整幢大廈的住戶攤分大廈的用袋,或會參考之。有議員認為有關做法難以達到以徵費推動減廢的目的。環境局晚上發文澄清政府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,局長只是介紹外地採用的垃圾收費方式。

謝展寰表示,對比其他實施垃圾徵費的地區,只有香港計劃逐戶按袋收費,如台灣是以整幢大廈計算及攤分用袋,此舉已能解決很多先行先試中發現的問題,如前綫清潔工毋須再分揀違規垃圾,以及免因出錯出錯而負法律責任。

他指,很多地方不採用住戶按袋收費,是因社會並非人人百分百乖,不守法者會將垃圾丟棄到公用地方「只要有一、兩成人不守法,香港每日就會有幾十萬人亂丟垃圾,會產生很大問題。」

至於整幢攤分會否削減廢誘因,謝認為,屆時不肯減廢、製造較多垃圾的住戶,會被其他住戶視為不負責任,業委會亦會有誘因,思考如何減少垃圾費用,例如鼓勵大家更多使用回收桶等,可有助建立減廢回收的文化。

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,類似台灣的做法,在培養個別市民回收習慣的作用上會大打折扣,亦會令人有「搭順風車」的心態,難以達到以徵費推動減廢的目的。

環境局晚上發文指,局長近日在多個訪問中介紹不同污者自付方向或方式可供研究考慮,也有提及有些地方不實行垃圾收費,大廈按幢收費只是介紹其中一種外地採用的方式,現階段就如何優化計劃沒有任何傾向,亦重申政府無意藉垃圾收費為庫房帶來額外收入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